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 纺织科技进展
创办日期: 1979
主管单位: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主 办: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 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四川省纺织工程学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纺织工程学会
刊期: 月刊
电话: 028-87771368
Email: fzkjjz@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680/TS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0356
她是技术人员、高校师生进行科研与教学的重要刊物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是行业厂家和从业人员的必读杂志,是纺织工业生产用户采购设备和材料的重要参考资料。
权威的专家团队、丰富的技术储备、全面的行业信息是您解决纺织行业及相关问题的首选智囊团。30年专业媒体服务,为您奉献先进的纺织服装技术,为您提供完善的企业宣传方案。欢迎来电免费索取样刊!
清代器用蝙蝠纹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马明睿;钟蔚;蝙蝠纹作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因蝠与“福”同音,取汉语的同音异字之意用于表达吉祥寓意,常点缀于中国传统瓷器、木雕以及丝织物上。通过文献分析法、考古图像与文字相互论证的方法,剖析蝙蝠纹艺术特征及其精神内涵,运用数字化手法将代表性纹样进行提取再设计,打破传统构成形式,融入现代审美需求,将创新后的蝙蝠纹实践于现代服饰设计之中。通过此次研究,探索蝙蝠纹样现代化应用的实践路径。
冰川视觉形态的生成式AI面料造型转化
王钰涵;贾琦;针对冰川不断消融这一自然环境问题,从设计师角度出发,提取具有艺术特征的冰川视觉形态加以还原,对其进行造型构成特点分析,运用“文本、图像-图像”生成式AI工具Midjourney,在对以设计师思维为主导的不同设计思路下的提示词组成形式与生成效果调试后,进行可用于服装设计环节的艺术造型与面料转化。将冰川视觉形态以新形式应用于服装设计环节,为自然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转换提供参考。
长绒棉精梳落棉纱技术分析与质量控制
李国锋;王莉;王睿雯;目前精梳落棉集聚纺普梳纱存在成纱棉结较高的问题。以半精梳CJ14.6 tex为例,采用细绒棉精梳条和精梳落棉条混合的半精纺工艺形式,选取4种长绒棉精梳落棉和细绒棉精梳条的混合比例,采用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梳棉、并条和粗纱等半制品进行测试,发现随长绒棉精梳落棉比例增加,混合纤维性能呈下降趋势。在工艺上,在并粗工序重点控制短纤维运动,细纱工序采取集聚纺技术,提高纤维间集聚程度,降低棉结的产生。结果显示,长绒棉精梳落棉比例为40%时,成纱各项指标达到最优值,同时纺纱成本大幅下降,能够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为开发高比例精梳落棉中细特纱提供了理论依据。
电磁屏蔽涂层服装面料研究进展
余卓武;为保护人体免受电磁污染的危害,改善服装面料的电磁屏蔽性能,使电磁屏蔽服装面料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综述近年电磁屏蔽涂层服装面料的研究进展。通过阐述电磁屏蔽的概念及原理,分析电磁屏蔽涂层的原料及涂覆方法,系统总结近年电磁屏蔽涂层服装面料的研究进展。总结电磁屏蔽涂层服装面料的屏蔽原理,分类归纳电磁屏蔽涂层服装面料的原料及涂覆方法,展望其发展趋势,为电磁屏蔽涂层服装面料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化地理学视域下南通蓝印花布意象符号的文化阐释
李熠;魏琳琳;针对南通蓝印花布面临的文化认同薄弱与传承式微问题,借助文化地理学理论,在分析其文化生态结构演进基础上,重点探讨新时代保持南通蓝印花布文化独特性及有效传承的发展策略,剖析其纹样符号意象的构形机制,揭示纹样作为谐音符号,由生物特征到音义联想的链式联结作用。研究表明,南通蓝印花布文化生态结构是多元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其符号意象思维体现了民众的集体智慧和深层文化认同,传统民俗谐音象征的文化表意手法进一步展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复杂性,为南通蓝印花布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转化与持续传承提供了新视角。
网站访问量
总浏览量: 305,766